views 2350 words

Derivatives

期货

  • 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準化合約, 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種類、數量、品質作出了統一規定, 它強調標準制式化, 進行此類交易前, 投資者需要根據交易總金額, 繳交初始保證金, 而投資標的一旦出現虧損, 你就會收到一個補充保證金通知, 要求你補繳保證金, 如果不交的話就會將你的交易強制平倉, 例如投資者常說的指數期貨, 簡稱期指, 亦根據相關條件, 需要投資者進行補倉行為
  • 最初期貨的出現是為應付農作物的定價, 由於農作物的收成取决于天氣, 如果這一年的天氣好, 收成多, 產量太大, 產品價格會較低, 反而, 若天氣不好, 收成少, 產量不多下, 產品價格會較高
    • 價格大上大落, 對於農夫以及買貨的商人來說都不好, 於是乎雙方就決定提早簽下合約, 當農作物收成交貨時, 以一早说好的價格買賣, 例如, 合約是以HK\$100買下10公斤的白米, 如當年收成好時, 市場白米供應較多, 市價是每10公斤白米要HK\$80, 但因為一早簽下合約, 商人必定要以HK\$100買入10公斤的白米, 農夫是有賺到
    • 反之, 當年收成不佳, 市場白米供應較少, 市價是每10公斤白米要HK\$120, 根據合約, 農夫就要以較市價低的HK\$100賣出10公斤白米, 就輪到商人有賺
    • 期貨是為了平衡風險而設的, 農夫是為了平衡收成過多, 價格低的風險, 而商人則是為了平衡收成過少, 價格高的風險

note

期指:

  • daily cash settle on margin account
  • open position, future price == Contracted price
  • future price != idx, but when it is gonna expired, future price will close to idx (why? no human control)
  • roll = close old pos(opposite to old open) and open new pos at the same time
  • roll cost = new pos open price - old pos close price
  • 1 month future px & 3 month future px?

期貨合約內容

要清楚買的不是股票或是指數, 亦不是任何貨物, 而是「合約」. 買了合約, 或者賣出合約, 就要履行合約的責任.

  • 對應產品 (Underlying)
    • 同所有衍生產品一樣, 期貨都會有對應產品, 上述例子的對應產品就是白米, 提早訂下白米價格, 而與期權、牛熊證、窩輪相比, 期貨對應的產品較多, 不單股票指數, 還包括貨幣、利率、黃金、石油等, 投資更多元化, 如對應產品是恒生指數, 期貨名稱就會是恒生指數期貨
  • 立約成價 (Contracted price)
    • 期貨價格的高低, 影響到日後的賺蝕, 以恒指期貨為例, 如果訂立價恒指25,000點, 到結算日恒指期貨是26,000點, 買方就賺取1,000點的差價, 反之恒指期貨跌到24,000點, 就蝕1,000點差價
  • 合約成數(乘數) (Contract multiplier)
    • 合約價值 = 立約成價 x 合約乘數
    • 合約成數可以計到合約的價值, 以及最終的賺蝕, 以恒生指數期貨為例, 每一點就值HK\$50, 如果到結算日, 恒指期貨是26,000點, 訂立價是恒指25,000點, 一張就能賺取 1,000點 x HK\$50 = HK\$50,000, 如果是股票期貨, 買入一張滙控期貨, 合約成數是400股, 訂立價是HK\$60, 最終結算價是HK\$66, 一張就能賺 (HK\$66 – HK\$60) x 400 = HK\$2,400
  • 最後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
    • 股票期貨及指數期貨的最後交易日, 會是當月最後第二個交易日, 如果當月31日是最後交易日, 30號就是期貨最後交易日, 如當月30日是最後交易日, 29號就是期貨最後交易日, 交收方法不會是股票交收, 而是現金交收(Cash settlement)
    • 股票市場上有個說法, 認在臨近期貨最後交易日, 因為買賣期貨雙方角力, 會令市況更為波動, 不過, 這並非鐵律, 因為股市波動受市場氣氛影響更甚

术语:

  • 高水/溢價成交: 期貨合約的現行價格高於相關資產的價格
  • At a premium: The futures contract’s going pric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derlying asset
  • 低水/折讓價成交: 期貨合約的現行價格低於相關資產的價格
  • At a discount: The futures contract’s going pric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nderlying asset
  • 平倉
    • 期貨 - 平倉是指投資者買或賣同一到期日及同樣張數、而方向與其原有持倉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抵銷他原先的持倉. 平倉後,他的賬戶將不會再有同一期貨合約的持倉
    • 期權 – 如投資者買了期權後反方向回補(即賣出同等的買權)就是平倉
  • 轉倉: 客戶先行就接近最後交易日的期貨合約持倉作平倉,然後再開立到期日較後而其他合約細則與已平倉合約相同的持倉
  • Rollover: A client who has an open(buy) position in a futures contract approaching its last trading day closes(sell) that position and opens the same position in a futures contract with a later expiry date.
  • 轉倉是指投資者先行把接近最後交易日的期貨/期權合約持倉平倉,然後再開立較後到期、而其它合約細則與已平倉合約相同的持倉;例如投資者在9月做恒生指數期貨淡倉,而他認為恒生指數在10月也會向淡,他先把9月的合約平倉,然後再開立10月的恒生指數期貨淡倉,這種把期貨合約續期的做法稱為轉倉

期貨按金(保證金)

  • 保證金 Initial Margin, 账户里需要有足够的基本按金和维持按金
  • 以早前的農夫與商人的例子, 雙方訂下了期貨合約, 但為保安全, 怕另一方不認數, 雙方都會放下按金, 如日後雙方不認數, 都可以有錢補償, 按金的多少, 取決於雙方認為未來白米價格的波動, 如果兩者認為, 白米未來一年價格最多波動HK\$20, 雙方就會放下HK\$20作按金
  • 在股票的認用上, 買賣雙方需要放下按金, 為未來的指數或股價波動做好準備, 而要知道所買的期貨需要多少按金, 就要到港交所查閱, 資料會定時每月更新
  • 當期貨的對應資產大上大落時, 有必要增加按金, 當按金跌到維持按金以下時, 買賣家就要補充按金
    • 以一張恒生指數期貨為例, 其基本按金是HK\$113,449, 維持按金HK\$90,759, 中間相差HK\$22,690, 以每點HK\$50計算, HK$22,690一共值453.8點
    • 意味當一名投資者, 在恒指25,000點時, 買下一張指數期貨, 當恒指下跌超過453.8點時, 即恒指跌至24,546.2點時, 就要準備增加按金, 否則代為持有期貨的經紀, 便會因為投資者的按金不足, 將投資者的期貨賣出, 投資者就會損失HK\$22,690, 當然指數跌得愈多, 在按金的扣減就會愈多,
    • 如果在按金出現虧損下, 再買一張期貨, 新的期貨按金就會增加, 例如早前買入的一張恒生指數期貨, 因恒指下跌, 按金由基本按金的HK\$113,449, 減少至HK\$103,449, 即使仍在維持按金額之上, 但當買多一張恒指期貨時, 其基本按金就要加多HK\$10,000, 即是HK\$123,449
    • 另外, 在港交所的按金列表中, 有一列是指「跨期按金(每對)」, 按金費用會少很多, 如一對恒生指數期貨, 基本按金是HK$\26,134, 維持按金是HK\$20,907
      • 跨期合約是用以轉倉的合約, 一張跨期合約是由兩張基本期貨合約組成
    • 其實所指的跨期 是指投資者同一時間買入不同月份的同類期貨合約. 例如買入一張7月恒指期貨, 並沽出8月恒指期貨, 由於部份風險已互相抵銷, 所以按金會較低
    • 由於有關做法普遍, 所以港交所亦列出相關行為的按金需要

-w807

转仓 rollover

合約都會有「到期日」。實務上3種轉倉方式,我們用最簡單的狀況來說明:例如你持有1月合約到期後,如果你想繼續持有到2月,就必須要「賣掉1月合約,買進2月合約」,而轉換合約時候的價差,就是「轉倉成本」!

在真實的期貨市場中,通常比較遠月份的期貨價格,會比近月份的期貨價格「高」,也就是所謂的「正價差」。例如:布蘭特原油1月期貨合約是20元,2月期貨合約可能就是22元,一般來說,每個月轉倉的期貨價差,少則2%多則20%都有可能。也就是說,每個月月底,原油期貨到期前,ETF的發行商就必須賣出手中便宜的近月期貨合約,買進下個月比較貴的期貨合約,「低賣、高買」,這麼一來就產生價差損失,長期累積下來,金額可就不小了

buy 24000 Feb 
    cur 23000 Mid Feb (如果到期日还是23000, 我要付1000的差价)
sell 23000 Feb & buy 24000 Mar (还是亏1000)

sell 24000 Feb 
    cur 25000 Mid Feb (如果到期日还是25000, 我要付1000的差价)
buy 25000 Feb & sell 24000 Mar

期貨買賣策略

  • 買賣方向
    • 買賣期貨其中一個原因, 是捕捉市場的走勢. 例如買入恒指期貨, 就是看好恒指之後會上升, 反之, 賣出恒指期貨, 就是看淡恒指, 認為恒指之後會下跌
    • 至於股票期貨, 例如在立約價是HK\$60, 合約成數是400, 買入股票期貨後股價升至HK\$66, 每張期貨就可以賺取 (HK\$66 – HK\$60) x 400 = HK\$2,400. 另一方面, 當看淡股票走勢, 賣出股票期貨後股價跌至HK\$55時, 就可以賺取 (HK\$60 – HK\$55) x 400 = HK\$2,000,
  • 對沖
    • 用期貨對沖有多種方法, 第一種是股票與股票期貨做對沖, 例如買入2,000股滙控, 當市況不好時, 又不想賣出手上的滙控, 就可以賣出滙控期貨, 即使日後滙控股價下跌, 雖然股票有損失, 但會在期貨中獲利, 減少正股損失
    • 第二種是指數期貨與股票期貨之間的對沖, 投資者買入恒指的期貨, 同時賣出恒指成份股的期貨, 例如滙控期貨, 因為滙控的升跌與恒指有較高的關連性, 當恒指下跌時, 滙控亦大機會下跌, 而賣出滙控期貨則可從中獲利
    • 第三種是指數期貨與指數期貨之間的對沖, 除了一般的恒生指數期貨外, 港交所亦提供不同行業指數期貨, 部份行業的走勢與恒指走勢相反, 例如石油及天然氣指數期貨, 在跌市時反而會上升, 所以, 可在買入恒生指數期貨時, 亦買入石油及天然氣指數期貨作對沖
  • 套利
    • 上邊有提到, 如果用跨期方式買賣期貨合同, 按金會較低, 這種跨期買賣的做法目的就是為了套利. 例如恒指期貨, 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與恒指相同, 在即市時, 有時會高出一點點, 即所謂高水, 有時又會低出一點點, 即所謂低水
    • 假設當7月恒指期貨是低於恒指0.2%, 而8月期貨是高於恒指0.1%, 中間相差0.3%, 有投資者便會買入7月恒指期貨, 並沽出8月恒指期貨, 等待期貨沒有出現高低差價時, 將兩張期貨平倉, 以賺取中間差價, 亦即是套利行為

期貨與期權不同

  • 買賣雙方責任
    • 若參與期貨買賣, 到結算日買賣雙方都必需要履行責任.
    • 而期權的參與者, 只有賣方才必需要履行責任, 而買方則有權不履行責任
  • 按金
    • 若參與期貨買賣, 買賣雙方都要支付按金.
    • 期權的參與者, 由於買方有權是不履行責任, 所以不用支付按金, 但賣方必需要履行責任, 所以要支付按金
  • 買賣價錢
    • 期貨買賣雙方, 只需要支付按金, 就可以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
    • 期權的參與者, 買家需要支付期權金, 買入買權或賣權, 而賣家在賣出買權或賣權時, 就可得到期權金
  • 回報及風險
    • 期貨買方及賣方的回報, 與對應資產是對等, 雙方是賺蝕無限, 一邊賺無限時, 另一邊就會蝕無限.
    • 期權買賣的回報, 與對應資產是不對等, 如賣出賣權的投資者, 對應資產上升時, 可以最多只賺有限的期權金, 但對應資產下跌時, 蝕會是無限, 另一邊, 買入賣權的投資者則是, 對應資產上升時, 可以賺取無限, 但對應資產下跌時, 蝕會是有限的期權金
  • 時間值及波幅
    • 期貨沒有行使價, 價格直接反映合約定價與現價的差價, 因此不受時間及對應資產波幅影響
    • 相反, 期權有行使價, 因此價格會受到時間與對應資產波幅影響
    • 簡單來說, 期貨價值是, 貨品合約定價與最終貨品的市場價的差價, 至於期權價值, 是日後可以平買或貴賣的權利, 一個是針對貨品而設, 一個是針對買賣權利而設

期貨風險

雖然期貨可以用較少的金額, 為其他資產做對沖, 並且不用借貨做沽空, 而要支付借貨利息, 不過, 期貨與其他衍生產品一樣, 都是槓桿產品, 意味會倍化對應資產的價格變化

  • 期貨槓桿
    • 以滙控股票期貨為例, 例如在立約價是HK\$60, 合約成數是400, 按金是HK\$2,000, 期貨的槓桿會是 (60 x 400 / 2000) = 12倍, 即是當滙控股價上升10%至HK$66, 投資回報就會放大12倍至120%
    • 具體來説, 雖然買正股及期貨都是賺取 (HK\$66 – HK\$60) x 400 = HK\$2,400, 不過, 正股投入的金額是 HK\$60 x 400 = HK\$24,000, 賺幅是 HK\$2,400 / HK\$24,000 x 100% = 10%, 反之, 期貨只是投入HK\$2,000, 賺幅是 HK\$2,400 / HK\$2,000 x 100% = 120%
    • 當滙控下跌10%到HK\$54, 差價是 (HK\$60 – HK\$54) x 400 = HK\$2,400, 正股是損失10%, 但期貨就會損失120%, 即除了損失了HK\$2000按金外, 還要再支付額外HK\$400
    • 以上例子可見, 期貨的槓桿大小, 與按金多少有關, 如果按金增加一倍至HK$4,000, 槓桿就會由12倍, 下降至 (60 x 400 / 4000) = 6倍, 減少一半, 因此, 若想降低槓桿, 可增加按金
  • 損失大於本金
    • 期貨給人印象最差就是, 投資者會被「Call 孖展」, 若不能在時限內, 增加按金, 就會被強制平倉, 即是買期貨的投資者會被強制賣出, 如果是賣期貨的投資者就會被強制買入, 投資者會直接損失差價
    • 用回上述的滙控, 當本金太少時, HK\$2000的按金有機會爆仓, 一旦按金太低, 替投資者持貨的證券行, 就會要求投資者增加按金至一定水平, 例如, 按金跌至HK\$500時, 證券行認為按金太低, 會要求投資者在一段時間內, 增加按金至HK\$1,500, 因此, 投資者要額外支出HK\$1,000
    • 買賣期貨時, 投資者要明白, 雖然最初入場費較低, 但最終的損失可以大於本金, 若太過進取買入過多的期貨, 或者賣出過多期貨, 當市況不似預期時, 損失會遠遠多於最先投入的按金, 投資者要另外籌集資金補回差價

期貨收費

港交所與證監會對買賣期貨的徵費, 與買賣股票的徵費有所不同, 舉例, 恒指期貨每張徵費HK\$10.54, H股指數期貨每張HK\$4.04, 小型恒指期貨每張HK\$3.6, 小型H股指數期貨每張HK\$2.1, 至於股票期貨, 會分為三個級別, 每張收費分別為HK\$3, HK$1及HK\$0.5, 同時證監會徵收股票期貨合同每張HK\$0.1

佣金也是按张算, 取决于不同证券行. E.g. FUTU, - 恒指期貨佣金&H股指數期貨佣金, 每張HK\$8佣金 + HK\$5平台使用費 - 小型恒指期貨佣金&小型H股期貨佣金, 每張HK\$2佣金 + HK\$5平台使用費

期指

期指即指數期貨, 是期貨的一種, 只不過所對應的產品不是商品或個別股票, 而是股票指數, 在香港, 一般說的期指就是恒指期貨(恒生指數期貨), 另外還有國指期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 即H股指數期貨)等等,

期指玩法

買賣期指是對指數未來走向的預測, 投資者買入期指(買升), 即代表看好指數, 指數升就會有錢賺, 相反, 若投資者看淡指數後市表現, 沽出期指, 指數跌就有錢賺

  • 期指報價
    • 期指買賣價由市場決定, 若較多人看好, 買賣價會高於恒指, 稱為「高水」, 若較多人看淡, 買賣價低於恒指, 就是「低水」
    • 此外, 期指是個「零和遊戲」, 有人賺錢就有人輸錢, 即是說, 你買了一張期指升, 就要有人買一張期指跌, 到結算日時, 恒指真的上升了, 你賺了錢, 買跌的人則輸錢, 這才有成交
  • 期指分類 – 大期和細期
    • 期指分為大期和細期, 以恒指期貨為例:
    • 大期 = 恒生指數期貨, 每賺一點, 等於賺HK\$50, 每蝕一點, 等於蝕HK\$50
    • 細期 = 小型恒生指數期貨, 每賺一點, 等於賺HK\$10, 每蝕一點, 等於蝕HK\$10
    • 假設投資者買入了一張大期, 恒指最終升了100點的話, 他就賺了HK\$50 x 100 = HK\$5,000, 而若他買入的是細期, 就只能賺到HK\$10 x 100 = HK\$1,000, 換句話說, 當恒指最終跌了, 蝕的幅度也同樣

期指結算日

期指結算日在每個月的最後第二個交易日, 以2020年2月為例, 最後一個交易日是2月28日, 期指結算日就就是2月27日

  • 可供交易的期指月份
    • 投資者可買賣即月、下月、下兩個季月的期指, 如現在是2月, 投資者便可買賣2月、3月、6月和9月的期指
  • 期指交易時間
    • 期指在每個交易日都可以買賣, 除了日間交易外, 在股市收市後還有期指夜市(即晚間期指交易時間)
    • 開市前時段) 8:45am – 9:15am, 12:30pm – 1pm
    • 交易時間) 9:15am – 12pm, 1pm – 4:30pm (到期合約月份在最後交易日收市時間為4pm)
    • 期指夜市) 5:15pm – 3am

期指按金

期指按金分為「基本按金」和「維持按金」, 如果想入場玩期指, 戶口內要有足夠的「基本按金」才可以做交易, 如果開始交易後出現虧損, 戶口內的錢低於「維持按金」, 證券行就會要求你補倉, 去到「基本按金」水平, 才可以繼續交易

若不補倉的話, 證券行就有權強制平倉, 將你所持的期指以當時市價沽出, 即俗語所謂「斬倉」, 各類期指的按金要求如下:

指數 基本按金 維持按金
恒生指數 HK\$111,387 HK$\89,109
小型恒生指數 HK\$22,277 HK\$17,821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HK$\43,690 HK\$34,952
小型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HK\$8,7387 HK\$6,990

港交所網站

期指買賣策略

  • 期指買賣是相當吸引人的投機活動, 本小利大, 交易費用極低, 保證金相當於期指總價值的10%, 這就相等於10倍槓桿買空賣空指數, 只要看得準, 不論是升10%或是跌10%, 都可以獲利一倍
  • 當然, 10倍槓桿的風險也極大, 買賣期指最大的困難就是補倉, 看準了當然好, 看錯了, 就得補倉, 也就是得馬上交一筆現金給經紀行, 以保持保證金的水平不低於期指總價值的10%
  • 換言之, 炒作期指時, 身邊一定得準備好一筆現金準備補倉, 否則只好虧損斬倉
  • 如果股市波動很大, 一天起落超過10%, 經紀行會急催馬上補倉, 否則即刻斬倉, 斬倉後, 如果虧損超過保證金, 參與者變成倒欠經紀行一筆錢

有一些人, 仗著財力雄厚, 以財力操控股市, 特別是在股市恐慌期, 不少國際大鰐就一邊沽空期指, 一邊在市場拋售指數成分股, 再四處散佈恐慌的言論, 使到股市真的大跌, 大鰐就可以在期指跌至極殘的低位平倉.

  • 善用移動平均數
    • 移動平均數算是比較準確, 輸少贏多的方法, 特別是採用2天對19天的組合來炒作期指, 長期操作的統計結果是有不錯的回報
    • 移動平均數的操作方法, 在虧錢時很快就會發出平倉的指示, 賺錢時則任其飛揚, 繼續賺更多錢, 一直到市場逆轉才平倉, 因此能做到虧損時虧得少, 賺錢時賺得多的結果
    • 當然, 上述的方法也只是長期統計的結果, 絕對沒有包贏的方法, 統計會有誤差, 因此還得有實踐經驗配合
    • 根據經驗, 股市波動愈大, 以移動平均數的方法炒作期指贏錢的機會較大, 如果股市波動不大, 長時間小幅波動, 以移動平均數的方法炒作期指虧損機會較大
    • 因此, 要採用這個方法, 首先得以自己的經驗判斷目前是單邊市, 還是小幅波動的上落市

期权

  • 期權又稱為選擇權, 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 它從本質上來說, 賣的是一個選擇權, 當價格對買方有利時, 投資者可以選擇行權以獲取收益, 當價格對投資者不利時, 它可以選擇將權利作廢, 只不過是損失了一份期權費而已
  • 具體來說, 期權是指買方向賣方支付期權費後,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 擁有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商品之權利, 但不附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 期權有兩種行使方式, 依照履約日期可分為歐式期權 (European Option) 及美式期權 (American Option), 歐式期權只能在到期日才可行使權利, 而美式期權則允許投資者在到期日或之前的任何一個交易日行使權利

期權特點

期權可分成兩大種類:認購期權(Call Option)與認沽期權(Put Option), 期權中的「期」是指日期, 特別是指一段時間過後的日期, 「權」是指權利, 當中涉及是買或賣的權利, 認購期權是賦予期權買方購買相關資產的權利, 而認沽期權則賦予出售相關資產的權利.

看到這裡, 可能會感覺與日常生活買賣有不同, 平時去超級市場買支汽水, 都是直接付錢買, 而超級市場賣支汽水, 都是直接賣, 不會覺得中間涉及多一層的權利問題,

  • 買權 — 認購期權(Call Option)
    • 認購期權賦予買方購買相關資產的權利, 舉例說, 在超級市場把商品拿到收銀付款, 就像股票市場一樣, 一邊買方有錢, 汽水售價HK$7, 就到收銀處付HK$7直接買賣, 重點是, 人人都有權用HK$7買汽水, 你有權用HK$7買, 其他人都可以用HK$7買, 這個權就變得不值錢, 在買賣過程中可以忽略
    • 當出現一個情況, 有另一個人說:「我有張優惠券, 去超級市場買汽水只需要HK$5, 不過要明天先可以用, 而且每張優惠券只可以買一支汽水」, 假設這張優惠券不是人人有份, 如果那個人用HK$1出售這優惠券, 相信想聽日買汽水的人都會買, 因為計及張優惠券HK$1的成本, 買汽水的成本只是HK$6, 最少都有平HK$1, 買權的價值出現, 這時應該體現買權的存在,
  • 賣權 — 認沽期權(Put Option)
    • 買方沽售相關資產的權利, 相較於買權, 賣權的概念較為複雜, 想像今次不是客人, 而是超級市場的老闆, 早前與部份客人簽下合同, 客人一定要用HK$9買汽水, 較現時HK$7售價要貴, 這個HK$9賣汽水的權利就值錢
    • 如那份合約以售價HK$1, 賣給其他的超級市場, 相信會有其他人接手, 因為即使計及HK$1的合約成本, 以HK$9賣出, 都可以有HK$1賺
    • 從買賣汽水的例子可見, 如果買權同賣權的定價, 同現時市場買到的價格不同, 就會體現到買賣權的權利, 以下會將有關買賣權利概念應用到股票期權中,

期權股票應用

  • 對應資產
    • 要買股票期權, 第一步當然要知道期權是對應邊隻股票或者指數, 如果是買權的期權就會叫「認購期權」, 如果是賣權的期權, 就會叫「認沽期權」, 千萬不要與認沽證與認購證混淆, 期權是期權, 證是窩輪
    • 舉例一隻有關騰訊買權的期權, 名稱為「騰訊認購 2019年07月30日 – 370.00」, 在名稱會寫到期日是「2019年7月30日」, 以及行使價HK$370, 而認購代表是一隻買權的期權, 對應資產是騰訊,
  • 到期日
    • 到期日代表期權的最後交易日, 意味到了當天, 買賣雙方就需要根據期權的合約進行交易, 以上述「騰訊認購 2019年07月30日 – 370.00」, 到了7月30日收市後, 買方可決定是否要用HK$370買騰訊, 但賣方就必需要用HK$370賣騰訊, 要記住, 買方是有權決定買不買, 但賣方就必需要賣
    • 而期權亦會分為歐式及美式兩種, 歐式就是只有到了到期日, 才可以履行合約, 美式則是在期日前, 任何時間都可以履行合約, 但當然持有兩種期權的投資者, 都可以在交易所中, 進行二手交易來止賺或止蝕,
  • 行使價
    • 行使價就是買賣雙方, 在期日時, 買賣對應資產的價格, 剛剛已談到, 買權的期權是如何以行使價交易, 這次以賣權為例子, 如「騰訊認沽2019年07月30日 – 370.00」, 到了7月30日, 買方可決定是否要用HK$370賣出騰訊, 賣方就必需要用HK$370買入騰訊
    • 至於交收方面, 會分為實物交收及現金交收, 股票期權就會以股票交收, 指數期權則會以現金交收,
  • 合約股數
    • 每張期權都會顯示對應合約買賣單位, 如騰訊股票期權, 其合約的買賣單位就是100股, 意思是當到期時, 就要為每張期權買入100股騰訊, 如果你有10張期權, 就要買1000股騰訊

期權買賣

了解到期權的合約後, 就到買賣期權的方法, 一般的證券行交易平台, 都設有期權的買賣, 股票是每手單位買賣, 期權就是每張合約買賣, 買賣時選擇你想對應的資產, 然後揀到期日、行使價以及認沽還是認購, 一般來說, 都會設有手續費, 逐張計錢, 並設有最低的交易費

港交所及證監會針對買賣期權另有徵費, 與股票買賣的徵費有所不同, 對指數期權以按每張合同收費, 恒指期權每張收HK$10.54, H股指權每張收HK$4.04, 小型恒指期權每張收HK$2.1, 至於股票期權, 會分為三個級別, 每張收費分別為HK$3、HK$1及HK$0.5

E.g. FUTU 股票期權佣金 期權金 x 0.2%, 最低HK$3 + HK$15平台使用費

另外, 當投資者日後行使期權, 買賣股票時, 亦需要付上買股票的佣金, 以及監管機構的徵費, 包括政府印花稅, 每成交HK$1,000, 收取HK$1、每張期權合同行使費HK$2、證監會股票交易徵費0.0027%、以及港交所股票交易徵費0.005%

期權買賣策略

四種期權買賣方法

買權 賣權
買入 買入股票或指數的「購買」權, 到期時不必履行合同 買入股票或指數的「出售」權, 到期時不必履行合同
賣出 賣出股票或指數的「購買」權, 到期時必需履行合同 賣出股票或指數的「出售」權, 到期時必需履行合同
  • 買入認購期權 買入認購期權時, 當然希望行使價較股票現價為低, 才有錢賺, 假設現時騰訊股價是HK$366, 買入一隻騰訊認購期權, 行使價是HK$370, 現時期權的價格是HK$2.5, 要買入一張期權的價格是HK$2.5 x 合約股數(即是100股), 價格為HK$250, 要留意, 每隻對股份期權的合約都不同, 會根據對應股份的每手數目, 如建設銀行的合約股數是1,000, 而非100股,

由於現時期權的行使價是HK$370, 高於現價HK$366, 到期時相信不會有人用高於現價買騰訊, 要賺錢的方法, 就是要等騰訊升得高過HK$370, 並且計及HK$2.5的成本, 即是騰訊要升超過HK$372.5才有錢賺,

在利潤與虧損上, 如果騰訊不斷上升, 投資者可以賺取騰訊現價與行使價的差額, 當到期日騰訊升至HK$380, 每張期權合約賺取的就是 (HK$380 – HK$372.5) x 100 = HK$750, 雖然金額不算多, 但付出的成本只是HK$250, 賺取幅度是 (HK$750 – HK$250) / HK$250 x 100% = 200%, 高於正股的賺幅 (HK$380 – HK$372.5) / HK$372.5 x 100% = 2.01%,

而只要騰訊不斷上升, 例如HK$390, HK$400, 理論上買入認購期權的賺幅是無限的, 另一方面, 如果騰訊升不穿行使價, 虧失就會是買入期權的金額, 用上邊的例子, 就會是HK$250,

買入認購, 多數是看好股票或後市的升勢,

  • 賣出認購期權 與買入認購期權的目標相反, 賣出認購期權就是希望股票現價較行使價為低, 假設現價騰訊是HK$366, 賣出一隻認購期權, 行使價是HK$370, 就會得到期權金, 每股期權金的價格HK$2.5, 賣出一張認購期權就會得到 HK$2.5 x 100 = HK$250 的期權金, 但同時要放低按金, 為日後當騰訊股價升超過HK$370行使價時, 有足夠的股票賣出騰訊股份,

假設日後騰訊升到HK$380, 在到期日就要以HK$380買入騰訊股份, 然後以HK$370賣出, 計及收到的期權金, HK$370 – HK$380 + HK$2.5 = -HK$7.5, 每股要蝕HK$7.5, 每張合約要蝕 HK$7.5 x 100 = HK$750,

而只要騰訊不斷上升, 要蝕的錢會不斷上升, 理論上蝕是無限, 賺最多只是最初的期權金所得HK$250,

使用有關方法, 投資者普遍的心態是看淡正股後市, 但又不是過度看淡, 一般的看法是牛皮偏淡居多,

看到這部份, 有沒有發覺買入及賣出認購期權所賺和蝕是相對, 買方的賺是賣方的蝕, 賣方的蝕是買方的賺, 所以期權買賣其實是買賣雙方的直接對賭,

  • 買入認沽期權 到討論賣權的情況, 如果是買入認沽期權, 行使價就會變成到期的賣出價格, 仍以上述騰訊為例子, 現價是HK$366, 買入一張認沽期權, 行使價是HK$360, 要付出期權金 HK$1.85 x 100 = HK$185, 如果到期日, 騰訊未能跌到行使價HK$360以下, 就不會以HK$360賣出騰訊, 虧失會是期權金,

而當騰訊跌到HK$350, 投資者就可以以低價HK$350買入騰訊, 並以HK$360高價賣出騰訊, 計及成本, 每張認沽期權可賺 (HK$360 – HK$350 – HK$1.85) x 100 = HK$815,

而只要騰訊不斷下跌, 要賺的錢會不斷上升, 理論上賺的錢是股價跌至零, 蝕最多只是付出的期權金所得HK$185,

  • 賣出認沽期權 賣出認沽期權的慨念涉及雙重否定, 對普通投資者有點難理解, 但可以用買入認沽期權作理解, 一邊是股價愈低愈賺, 賣出認沽期權就會相反, 股價愈高愈賺,

你可能會問, 如果看好股價愈高愈賺, 買入認購期權不是更直接嗎?要搞清楚有關問題, 就要知道, 賣出是先得到期權金的, 買入認購期權是要先付出期權金,

再以騰訊為例子, 現價是HK$366, 賣出入一張認沽期權, 行使價是HK$360, 會得到期權金 HK$1.85 x 100 = HK$185, 相反買入一張認購期權, 同樣行使價是HK$360, 要付的期權金是 HK$8.07 x 100 = HK$807,

到期日時, 騰訊只是微升至HK$368時, 賣出認沽期權會保持得到期權金, 每張HK$185, 而買入認購期權所得會是, (HK$368 – HK$360 – HK$8.07) x 100 = -HK$7, 即使股價最終是上升, 但買入認購期權計及期權金的成本是會蝕錢,

所以對於賣出認沽期權的投資者而言, 他們會認為股價會上升, 但上升不多, 或者牛皮橫行, 賣出認沽期權的策略會較買入認購期權為佳,

不過, 與賣出認購期權一樣, 賣出認沽期權是要放低按金, 而且當股價不斷向下時, 持有的投資者是蝕無限, 當到期日騰訊是HK$350, 賣出認沽期權的投資者要以行使價HK$360, 買入騰訊, 虧蝕會是 (HK$350 – HK$360 + HK$1.85) x 100 = HK$815, 相反, 賺最多就只是期權金HK$185,

期權價格升跌因素

  • 相應資產價格
    • 最影響期權價格, 就是相應資產的價格, 一張騰訊的認購期權, 當騰訊價格愈高, 認購期權的金額就愈高, 騰訊價格愈低, 認購期權的金額就愈低, 反之, 一張騰訊的認沽期權, 當騰訊價格愈高, 認沽期權的金額就愈低, 騰訊價格愈低, 認沽期權的金額就愈高,
  • 距離到期時間
    • 在其他因素不變下, 距離期權愈長, 對於未到行使價期權金額就愈高, 因為愈多機會等對應資產到達行使價內, 反之, 在行使價內的期權金額, 時間愈長, 就愈多機會等對應資產走出行使價外, 期權金額愈低,
  • 波幅大小
    • 在其他因素不變下, 波幅愈大的股份, 對於未到行使價期權金額就愈高, 因為波幅大代表上落的幅度大, 股票大機會到到達行使價, 反之, 在行使價內的期權金額, 波幅愈大, 就愈多機會等對應資產走出價行使價外, 期權金額愈低,

雖然以上談及到期權金額的影響因素, 但最終的期權價格並無固定的計算公式所組成, 有時會受到市場的供求, 以及股票的預期價格所影響, 港交所有提供期權價格計算機, 根據期權的合約條款, 計算出合理價格, 投資者在買賣期權前作參考, 但會與現價不同, 可按此查閱,

風險

上述的說明可以反映到期權的好處, 包括以多方面的操作去應付不同的市況, 可作投機, 亦可作對沖, 以及一個較低的入場門檻, 可低至幾百蚊的入場費, 就可賺取要幾萬元入場費的股票升幅, 同時, 一般的期權買賣手續費亦較股票買賣為低,

不過, 期權亦有不少風險, 例如最終的損失有機會大於最初投資的金額, 必要時需要增加按金, 投資者要懂得控制注碼, 如賣出一張騰訊認購期權, 即使到期日騰訊上升高於行使價, 亦只需從市場買回一手騰訊, 約HK$30,000多元, 相信負擔不算大, 但如果貪心想賺更多, 因為入場費低而賣出了100張騰訊認購期權, 到期日騰訊上升高於行使價, 就要從市場買回100手騰訊, 約HK$300多萬, 當然如果你有HK$10多億身家, HK$300多萬對你來說是完全可接受的風險,

另外, 期權是槓桿產品, 對應資產小幅度的升跌, 有機會引致期權大幅度的升跌,

舉例, 當騰訊由HK$366升至HK$370, 升幅只有1.1%, 一張騰訊認購證期權, 行使價是HK$370, 期權價格有機會由HK$2升至HK$4, 升幅就有100%, 對應槓桿達100倍, 另一方面, 當騰訊下跌時, 當股票貼近行使價時, 即使只有1%, 期權價格跌幅可能超過50%,

ETF 是甚麼?

ETF (Exchange-Traded Fund), 即交易所買賣基金, 顧名思義, 就是可以在聯交所上市和買賣, 買賣程序和花費與一般股票類似, 只不過買的不是個別股票, 而是基金, ETF的投資組合包括股票、債券、商品、貨幣市場工具等投資產品, 投資者買入該ETF, 等同買入該投資組合內的所有產品,

一般來說, ETF分為「被動型」和「主動型」, 被動型ETF旨在跟蹤特定對象, 如大市(如恒指ETF)、特定行業指數(如新經濟股、科技股)、或特定資產(如黃金ETF)、債券等等, 主動型ETF則不會追蹤指數, 而是由基金經理選擇投資於甚麼產品, 回到目錄

好處

  • 分散投資 「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分散投資」的金句,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同時買入多隻股票, 但小股民本金有限, 如何才能做到分散投資於各個行業和地域?要知道, 一手藍籌股的入場費都要上萬元, 若不是有數十萬資金在手, 都難以做到,

另一個分散投資的方法就是買基金, 銀行、保險公司, 或股票經紀行都會向客戶推薦基金產品, 當中不少都標榜「分散投資」, 除了不同地域的股票、債券之外, 亦有貴金屬、商品(礦產、燃料、原料), 十分「分散」, 但基金普遍入場費較高, 且手續費、管理費和報價都不及股票透明, 亦是適合有較多本金的投資者,

ETF就同時有基金的「分散投資」以及股票的「方便買賣」, 入場門檻亦較低, 只要買入一手ETF, 就等同買入多隻金融產品,

  • 低入場費、低管理費 基金離不開管理費, ETF的價格已反映其管理費, 投資者可在發行人網站查閱和下載該ETF的收費比率、持股或追蹤的指數,

在香港市場上, 普通指數追蹤ETF的收費比率通常會最低, 就算是特定行業、市場、投資類別的ETF, 其收費比率都不會高於1%, 很多時候, 一手ETF的入場費(最少投資金額)都較一手恒指藍籌股低,

  • 即時報價、透明度高 ETF的另一好處是報價透明, 與其他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一樣, 都可以在常用的財金消息網站獲得即時報價, 而基金則要在收市後才計算, 明天才能知道今天的價格,

另外, 不少ETF都會派息, 亦會在發行文件中清楚列明派息政策, 與上市企業的股票一樣透明,

  • 即時股市交易、簡單快捷 買賣ETF與買賣股票一樣簡單, 只要有證劵戶口就可以即時交易, 所需的費用亦與股票一樣, 即佣金和交易所徵費等, 而且大部份香港ETF買賣時還豁免印花稅!

ETF在執行交易時亦比基金透明, 可即時知悉成交與否, 和股票一樣,

香港ETF代表作:盈富基金

在香港, 最有代表性的ETF就是盈富基金(02800), 相信不少人都認識, 盈富基金是特區政府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的救市措施, 政府當年買入大量恒指成分股, 金融風暴過後便發行ETF流入公開市場,

所以, 盈富基金是追蹤恒生指數, 按比例買入恒指成分股, 走勢與恆指幾乎相同, 每年會有兩次現金股息派發,

除了盈富基金, 香港市場還有其他涵蓋不同股市的ETF, 如港股、中港股、內地多種A股組合等, 還有政府或者企業債券、新興市場(巴西、印度、俄羅斯)、亞洲其他市場(韓國、台灣、日本)、主要已開發地域市場(美國納指、西歐), 甚至商品(黃金、原油)、行業(銀行、醫藥、地產)、指數兩倍槓桿或者逆向槓桿等,

至於美股市場上的ETF就有更多玩法, 涵蓋面亦更廣——行業、市場、企業規模都可以再細分, 更可以一股股地買賣!

風險

雖然ETF有好多優點, 但亦並非毫無風險, 投資者不可主動控制個別企業的比重, 即是說, 如果某一股份在ETF中的比重較高, 但其股價表現未如理想, 那麼此ETF的價位亦會相應被拖累,

同時, 除了個別熱門ETF, 如盈富基金或者部分注重內地股票的ETF, 其交易量較大之外, 其餘ETF的交投一般都比較淡靜, 流動性亦相對低, 買賣時的價位走勢便可能沒有股票般活躍,

雖然ETF可以有效地投資組合分散, 部分ETF還會分散分散再分散, 但大家在投資的時候都要做足功課, 到相關發行機構的網站了解清楚該ETF的成分股、指數編製方法、指數追蹤誤差、收費、風險披露、收益分配和派息政策等等資料, 然後再作決定

反向ETF

反向ETF與普通ETF一樣, 都是追蹤相關指數表現, 但重點在於「反向」, 其回報與相關指數呈反比, 相關指數上升, 反向ETF的價格就下跌, 而指數跌, 反向ETF的價格就上升,

不過根據證監會通函, 此類槓桿及反向產品在命名時不可稱為「ETF」, 而要統稱為槓桿及反向產品(L&I產品), 買賣操作上與普通股票和ETF無異,

反向ETF的回報計算

香港目前只有1倍或2倍槓桿的反向ETF, 回報不難計算,

1倍槓桿(-1x)的反向ETF, 相關指數當日下跌5%的話, 該反向ETF理論上就會升5%, 而2倍槓桿(-2x)的反向ETF, 相關指數當日下跌5%, 該反向ETF理論上就會升10%,

香港反向ETF選擇

現時香港有14隻反向ETF在港交所上市, 相關指數大多為恒生指數, 另有亦有追蹤恒生中國企業或美股標普500指數等的反向ETF, 由於反向ETF的持倉主要為衍生工具, 如期權、期貨、掉期合約等等, 其開支比率會較普通ETF高, 如FI二南方恆指 (07500)的管理費就為1.50%,

好處

對香港市場而言, 反向ETF算是比較新的衍生工具, 以補充牛熊證和窩輪的不足, 吸引另一類的投資者或投機者,

顧名思義, 反向ETF就是看淡後市, 看淡ETF所代表的指數後市, 而看淡期可以是一段相對長的時間, 但是可以避開以牛熊證或窩輪來造淡會面對的問題,

反向ETF VS 牛熊證與窩輪 牛熊證有隨時「死亡」的可能, 窩輪則有時間值不斷下降的問題, 而反向ETF不會突然「死亡」, 也沒有時間值的問題, 因此, 就算算錯方向, 仍可以守, 就像買股票, 買後股價下跌仍可以守一樣, 這就是反向ETF這種產品之所以會出現的原因, 的確解決了牛熊證、窩輪只能短炒, 一看錯方向就得盡快止蝕的問題,

當然, 反向ETF也不可能取代牛熊證與窩輪, 理由是成本高, 牛熊證、窩輪都是「小刀鋸大樹」, 投入少, 回報可以很大, 開始的時候, 一般的反向ETF沒有槓桿的作用, 想沽空價值HK$100,000的恒指成分股, 就得投入HK$100,000買反向恒指ETF,

槓桿比例之所以如此低, 目的就是壓抑風險, 後來, 證監決定有限量的放寬, 2倍反向ETF出現了, 但是槓桿比例依然遠遠比不上牛熊證與窩輪, 因此, 以反向ETF為投機工具的成本也就遠高於牛熊證與窩輪, 當然, 好處是換取看錯市可以守,

反向ETF不宜長揸

不過, 反向ETF基本上依然是以投機及對沖為主要目的, 絕對不適合長期投資, 因為長期而言, 股市會因為全球貨幣供應不斷增加而上升, 如果指數長期看升, 反向ETF就沒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而且, 反向ETF基本上仍然是以其他衍生工具組成, 當所代表的指數不斷上升, 反向ETF的價格就不斷下跌, 理論上, 當指數上升1倍, 反向ETF的價值就等於零, 發行商可能宣佈解散, 以免這個反向ETF的資產值變成負數, 如果是2倍的反向ETF, 指數上升50%, 就足以使到這隻ETF的理論價值變成零,

因此, 所謂可以守也不是無止境的守, 其風險程度是高於正向的ETF, 正向ETF變成零價值的機會很小很小,

以反向ETF作對沖

反向ETF除了投機之外, 還有另一個價值, 那就是對沖, 有時, 我們持有一批股息率很高的指數成分股, 一方面想收息, 但又預期股價會下跌, 這時候最佳的策略就是買反向ETF對沖,

2020年年初, 本地地產股受疫情影響, 股價下跌, 導致恒指也下跌, 但是, 本地地產股財力雄厚, 股價下跌, 股息不減, 使到股息率很高, 在這種情況下, 最佳的做法就是繼續持有本地地產股收息, 同時買入恒指反向ETF對沖, 2020年年初, 及美國大選投票前一個月, 筆者就在某些投資專欄中推介這個對沖策略,

而且, 2020年恒指成分股也出現兩極化, 新經濟股造好而舊經濟股表現較差, 因此, 在以反向ETF對沖恒指的同時, 不但可以持有本地地產股收息, 也可以持有新經濟股賺股價, 結果是反向ETF因恒指下跌而賺了錢, 本地地產股股息照收, 新經濟股股價上升也賺了錢, 一舉三得,

反向ETF適合波動市

真要短炒投機, 看淡恒指走勢, 當然是以買入熊證最合算, 其次是put輪, 不過, 短炒投機風險高, 不想冒高風險的人是可以考慮反向ETF, 當然反向ETF也與一般股票一樣, 可以炒即日鮮, 只是少了槓桿的作用, 在波動市特別適合,

在波動市中, 牛熊證隨時會在突然「死亡」之後出現相反走勢, 使參與者大歎倒霉, 窩輪則在波動市時出現巨大的引申波幅, 放大了溢價, 使到買入成本大大增加, 這時候, 如果可以接受低槓桿、無槓桿的衍生工具, 反向ETF是首選

窩輪

窩輪(warrants)又稱認股證, 是一種衍生工具, 投資者買入窩輪, 等同買入一個權利, 讓投資者可以在一段指定時間內(到期日maturity), 以指定價格(行使價strike), 買入或賣出指定資產, 此資產可以是股票、商品、外匯等等.

認購證及認沽證 (Call輪和Put輪)

  • 認購證
    • 認購證, 即「call輪」, 持有人有買入指定資產的權利
    • E.g. 若投資者持有一張到期日為2020年10月26日, 行使價為HK\$50的 A股票call輪, 他就可以在2020年10月26日或之前, 以HK\$50的價格買入A股, 無需理會A股票當時的市價(無論A股市價是HK\$70或HK\$100, 投資者都可以用HK\$50買入)
    • 買入call輪通常是對後市看好, 當相關資產的價格上升時, 理論上call輪價格亦會相應上升
  • 認沽證
    • 認沽證, 即「put輪」, 持有人就有賣出指定資產的權利, 若投資者持有一張到期日為2020年10月26日, 行使價為HK\$50的 A股票put輪, 他就可以在2020年10月26日或之前, 以HK\$50的價格賣出A股, 無需理會A股票當時的市價
    • 買入put輪通常是對後市看淡, 相關資產的價格下跌, put輪的價格理論上就會上升
認購證/Call輪 認沽證/Put輪
正股價格上升 窩輪價格上升 窩輪價格下跌
正股價格下跌 窩輪價格下跌 窩輪價格上升

價內、價外及平價

由於窩輪的價值在於行使價與現價的分別, 故就有價內、價外及平價的說法 (In the money, Out the money & At the money)

認購證/Call輪 認沽證/Put輪
正股價格(现价) > 行使價 價內(ITM) 價外(OTM)
正股價格(现价) = 行使價 平價(ATM) 平價
正股價格(现价) < 行使價 價外 價內

E.g. 若A股現價為HK\$35, 一隻A股Call輪, 其行使價為HK\$30, 是「價內」, 而一隻A股Put輪, 行使價為HK$30, 則是「價外」

槓桿比率

槓桿比率是指, 通過比較正股和窩輪的價格, 計算出買正股的成本是買窩輪成本的多少倍, 公式如下:

$$槓桿比率 = \frac{正股現價}{( 窩輪價格 \times 兌換率 )}$$

此外, 實際槓桿就是指當正股升跌1%時, 相關窩輪的理論價格會升跌多少, 公式如下:

$$實際杠桿比率 = 杠桿比率 \times 對沖值$$

窩輪與牛熊證的分別

  • 窩輪和牛熊證一樣, 都是在合約的指定時間內交易, 但不同之處在於, 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 即使未到到期日, 一旦相關資產價格到達回收價, 都要即時結算, 停止交易, 就算之後相關資產價格再變動都沒有作用
  • 而窩輪就沒有「強制收回機制」, 就算正股價格大幅變動, 不論是否到達行使價, 投資者都可以選擇在到期日或之前交易與否

窩輪與期權的分別

  • 期權部署投資者可選擇長倉(即Long call/put)或空倉 (Short call/put);而以窩輪部署則只限長倉(看好為認購證/看淡為認沽證), 無論以期權或是窩輪作部署, 都要留意產品行使的機會, 即能否於到期前由價外變為價內
  • 其本上, 窩輪是由期權衍生出來的槓桿式產品, 與期權最大的分別之一, 是其「輸有限」的特性, 即持有窩輪即最壞情況會損失全部本金, 相反, 沽出期權收取期權金, 遇上市況突變有機會會被追收保證金, 此外, 兩者的市場秩序亦有別, 窩輪發行商在上市文件列明的情況下須提供主動報價, 期權則由期權莊家負責

影響價格的因素

最重要的兩個就是其內在值與時間值, 因為基本上任何窩輪的價格就是由這兩項價值加起來而成, 而其他所謂的影響, 基本上是影響時間值的因素.

  • 內在值 (Intrinsic Value)
    • 所謂內在值就是該期權的真正價值
    • Intrinsic Value = Underlying price - Strike price (if < 0, Intrinsic Value = 0)
    • E.g.股票X目前的市價是HK\$5, 如果你持有一隻call輪, 行使價是HK\$4, 那麼這隻窩輪的內在值就是HK\$1, 即HK\$5減HK\$4, 這表示你可以用HK\$4的行使價買入一股市價HK\$5的股, 所以你手上的窩輪就應該值得HK\$1.
    • 不過, 如果X股的市價跌至HK\$3, 你手上這張行使價HK\$4的call輪的內在值便等於零, 因為你不會以HK\$4的行使價去買入只值HK\$3的股. 不過內在值最低是零, 不會變成負值, 這就是窩輪的好處, 不會變負資產, 最壞的情況是不行使這張窩輪, 買窩輪的錢歸零
  • 時間值 (Time Value)
    • E.g. 你現在手上持有一張可以用HK\$4行使價買入一股X股的call輪, 內在值是零. 但是, 因為窩輪仍未到期, 因此, 有一個時間值, 這個時間值就是給你一個期望, 希望在窩輪到期之前, X股的市價可以升至HK\$4或更高, 那麼你的內在值就成了正數, 而不是零. 因此, 你可能願意以HK\$1的價格買入這張目前正股市價HK\$3, 但行使價HK\$4的call輪, 這HK\$1就是時間值.
    • 影響時間值的因素有:
      • 時間的長短, 如果時間愈長, 時間值就愈高, 時間長說明你有多一些機會使到內在值上升
      • 行使價與正股市價的差距. 差距大, 時間值也相對不值錢, 因為機會也不大, 不易使到行使價與正股市價相近
      • 正股價格的波動也會影響窩輪的時間值, 波動愈大, 想買保險而買put輪, 或想賭一賭股價再飛升而買call輪的人, 願意付出更高的時間值買窩輪, 也就推高窩輪的價格
      • 時間值本身會因為時間一日一日過去而減少, 許多窩輪商經常勸散戶買入窩輪後盡快賣掉, 以免時間值下降
      • 最後, 銀行利率, 利率上升時, 窩輪的時間值會下降, 這是因為利率也影響你持有這張窩輪的時間成本. 不過, 基本上影響不會太大

學術界的期權教科書會提到一個Black Scholes模型, 這是一個數學公式用來計算期權包括窩輪的理論價格, 一般散戶不會應用, 这是窩輪發行商用來開價用的.

投資價值

  • 買窩輪的目的就是以小博大.
  • 如上例, 你可以用HK\$1買入一張行使價HK\$4, 但目前市價僅HK\$3的call輪. 如果該股將來升上HK\$10, 你手上的call輪, 單是內在值就已經值HK\$6, HK\$1的價格變成HK\$6, 回報率是5倍
  • 如果你以HK\$3買正股, 升到HK\$10, 回報率只有2.3倍, 這就是買窩輪的槓桿作用. 當然, 虧的時候, 虧損值也就大了
  • 更有些窩輪, 10張窩輪才可以換一張正股, 這是為了壓低窩輪價, 讓更多散戶可以參與. 因此, 窩輪的選擇很多, 你考慮的時候, 最主要的考慮條件是你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及賭性
  • 窩輪的選擇是沒有一套所謂正確的方法. 不過, 在策略上則一定要知道時間值是不斷的消失. 當然, 也有一些賭性特別高的人喜歡買入即將到期的窩輪, 稱之為「末日輪」, 賭一賭在最後的日子里有突發事件, 使到正股價格大變

風險

  • 窩輪最大的風險就是會變成零, 到期那一天, 內在值等於零時, 窩輪價格就等於零, 因為到期時, 時間值也等於零了. 而一般買股票, 股價下跌依然可以守, 窩輪不能守
  • 窝伦有賣不出的风险, 只能不斷地降價至有人願意買為止. 不过, 一般窩輪都有莊家出價, 買或賣都有價, 使你可以賣得出. 當然, 買與賣之間的價差可以很大, 因此, 選擇窩輪時也該選擇發行商, 大的發行商, 信譽好的發行商, 及熱門的窩輪, 愈冷門愈難賣

牛熊證

牛熊證 (CBBC - Callable Bull/Bear Contracts)

牛證就買對應資產升, 熊證就買對應資產跌. E.g.對應資產是恒生指數, 買恒生指數牛證, 就是買恒指升, 買恒生指數熊證, 就是買恒指跌. 如果對應產品是滙豐, 牛證就是當滙豐升時升, 熊證是當滙豐升時跌.

牛熊

為甚麼上升會叫牛, 下跌會叫熊, 其實有很多種說法. 其中一種就是因為牛的牛角是向上, 所以股市升就叫牛市, 而熊在攻擊時眼會向下, 所以跌市時, 就會叫熊市. 要記住的話有個簡單的方法, 試想像自己在野外見到牛會驚, 還是熊會驚.

好多人一聽到牛熊證會聞之色變, 皆因牛熊證有個莊家賺錢必殺技, 就是「收回價」, 只要牛熊證相應的股份或指數, 一到收回價, 就會被强制回收(打靶), 之後即使相應股份升回或是跌回收回價, 牛熊證都不會「返生」. 這做法有好亦有不好, 好的方面是早早止蝕, 不用等指數及股價繼續跌, 再蝕更多. 但當然, 好多投資者都不希望輸錢, 或者是認輸, 所以牛熊證直接輸錢「無仇報」是一件很差的事.

牛熊證强制回收

  • E.g. 牛證A, 對應資產是恒生指數, 收回價是25,000點. 只要恒指在25,0000點以上, 牛證A可以繼續交易, 當恒指愈接近25,000點時, 牛證的價格會愈低, 因為大部份持有人都會將牛證在「打靶」前急急賣走, 以免最後甚麼都沒有
  • 當不幸恒指跌穿25,000點時, 即使是穿一穿25,000點, 報24,999點, 都會無情講, 發行人亦都不會當看不到, 牛證A會直接被收回, 停止交易. 所以當見報價機顯示自己隻牛熊是停止交易時, 就唔好驚, 因為驚都無用, 隻牛熊已經被「打靶」, 之後恒指回升都無用.
  • 當然最傷心莫過於幾秒後又升回25,001點, 之後全日無再跌穿過25,000點, 正正就是這種無仇報, 會令人覺得牛熊證風險高.
  • 熊證的情況相似, 只是收回價會是相應資產的價格之上, 如推出恒生指數熊證時, 若當時恒指是27,000點, 其收回價一定會在27,000點之上, 可以是28,000點, 又或是29,000點. 都是由發行人自訂. 但只要恒指升穿收回價, 相關熊證就會被「打靶」. 當然, 恒指與收回價愈遠, 即代表愈安全, 價格就會愈高.

玩法

  1. 牛熊證入場費遠低於相對應資產, E.g.騰訊, 每手100股, 股價約HK\$300的話, 入場費都要HK\$30,000. 反而, 部份騰訊牛熊證入場費可能只是千多元一手, 入場費低, 而且升幅敏感度高, 入一手輸最多都是千幾蚊. 所以有人會覺得, 與其用幾萬元買一手正股, 倒不如用千幾蚊以小博大.
  2. 部份投資者會用牛熊證做對沖, 減少正股的損失,
    • E.g.買入了騰訊, 當面對市況不好時, 又不想沽出手上的騰訊, 因為好多時賣出之後, 要揾位入返是好難, 尤其投資者成日擔心, 一賣走隻股票, 之後隻股票又會坐火箭升返, 到時都不知道要不要買返. 所以部分投資者就可能買入少少騰訊熊證, 當做對沖, 即使騰訊股價未來下跌, 但是熊證上升, 所賺得的錢一來可以減少正股的損失, 二來在大跌市下, 萬一所有持有的股份都見「紅」, 最少有一隻是熊證是上升, 都是對心靈上安慰, 覺得自己輪唔曬.

界內證

  • 界內證 (Inline Warrants) 是港交所在2019年7月新推出的衍生工具, 針對特定資產(個股和恒生指數), 設有上限價和下限價, 只要到期日時, 最終價格停留在指定價格範圍, 投資者就可以得到最高收益
  • 實際運作為, 投資者買入界內證後, 持有至到期日時進行結算, 若相關資產價格在上限價及下限價之內(界內), 投資者可獲得HK\$1收益;若相關資產價格在上限價及下限價之外(界外), 投資者則只可獲得HK\$0.25收益
  • E.g. 假設A股票現價是HK\$25, 界內證就會設下指定範圍如上下5%, 下限價是HK\$23.5, 上限價是HK\$26.5. 假設到期日為3個月, 若3個月後A股票的股價在HK\$23.5至HK\$26.5之間, 每張證可以獲得HK\$1, 如果股價低於HK\$23.5, 或高於HK\$26.5, 每張證則只可獲得HK$0.25

界內證價格

界內證到期時, 如果股價在上下限的界內, 可獲得HK\$1, 如果跌出界外, 可獲得HK\$0.25. 這等於說, 界內證的價格將永遠介於很接近HK\$0.25至HK\$1之間, 平均中間價是HK\$0.625. 不會有人笨到以HK\$0.25的價格售出界內證, 也不會有人以HK$1的價格買入界內證

影響界內證價格的因素

  1. 時間
    • 影響界內證的因素之一是時間. 與窩輪比較, 窩輪不論call put, 日子一天天過去, 時間值是損失的. 但是界內證比較複雜, 如果股價目前仍在界內, 則日子一天天過去, 時間值是增加的, 因為愈接近到期日, 股價跌出界外的機會又少了一天. 不過, 如果股價已跌到界外, 重返界內的機會就一天天小, 時間值也就減少了, 就愈接近HK$0.25
    • 如果界內證第二天到期, 只需等一日, 市場就會願意給更高價去買, 價格會好接近HK\$1, 可能是HK\$0.85、HK\$0.9, 甚至更高, 視乎發行商的開價及市場供應. 雖然賺得少, 但就賺得快, 而且得返一日時間, 恒指要走出上下限價並不易
  2. 股價波動
    • 買界內證的人都希望股價在到期之前靜止不動, 愈是不動, 到期日時股價仍留在界內的機會愈高, 股價波動, 跌出界外的機會就擴大
    • 不過, 這是適用於股價目前仍處於界內, 如果目前股價已處於界外, 股價波動意味著股價重返界內的機會比較大, 在這種情況之下, 界內證的價格會上升
  3. 現價與上下限差距
    • 現在的股價與界內證的上下限的距離, 及目前市場對該股股價走勢的預期都会影响其价格. 理論上, 如果目前股價正處於上下限的正中間, 這隻界內證的價格應該處於最高水平, 當然再高也不會是HK\$1, 如果距離到期日還相當久, 更不可能接近HK\$1
  4. 上下限和Beta value
    • Beta顯示某股票受大市影響的程度. 若數字是1, 即該股票走勢與大市同步(E.g. 盈富基金(2800.HK));若大於1, 即比大市更波動;若介乎0至1, 即波幅較大市少;若是0, 即與大市全無關係;若是負數(即少於0), 即與大市相反
    • 發行商在發行新的界內證時, 所定的上限與下限的距離自然也會影響界內證的價格. 發行商開價時, 也自然會在上下限距離考慮該股的性質, 特別是Beta value. Beta低者, 界內證的價格會比較高;上下限距離大者, 界內證的價格也比較高, 發行商在推出新界內證開價時, 是考慮了這些性質
  5. 實際桿杆
    • 界內證以及牛熊證都是桿杆產品, 一般而言愈高桿杆, 風險會愈高. 他们的實際桿杆是會不停變的. 對應資產升1%, 相關的界內證以及牛熊證又是升1%, 桿杆就是1, 即是沒有桿杆. 但如果, 對應資產升1%, 相關的界內證以及牛熊證升2%, 桿杆就是2.
    • 牛熊證
      • 牛熊證與對資產價格的變化是固定, E.g. 一隻騰訊牛證在條款定下, 騰訊每升HK\$20, 牛證就會升HK\$0.2. 但桿杆是以百分比計算, 如騰訊由HK\$200升至220元升幅是10%, 牛證由HK\$1升至HK$1.2, 升幅是20%, 桿杆就是2
      • 當騰訊由HK\$220升至240元, 升幅是9.09%, 牛證由HK\$1.2升至HK\$1.4, 升幅是16.67%, 桿杆減少至1.83. 所以當牛熊證價格愈高, 其桿杆就會愈少
    • 界內證
      • 至於計算界內證的實際桿杆更為複雜, 要加入距離到期日的時間考慮, 以及相應資產波幅, 再比較相應資產價格與與上下限價格的距離, 自己是很難計到, 但發行人會定時更新資產的實際桿杆
      • 但是基本的原理是, 在界內的界內證, 因為相應資產的價格愈接近中間價, 界內證價格愈高, 桿杆就會愈少. 至於界外的界內證, 相應資產由價格由界外轉為界內一刻, 界內證的價格會升幅會較大, 這一刻的桿杆會突然提高, 這就與牛熊證不同
      • E.g. 一隻騰訊界內證的上下限是HK\$300及HK\$350, 如果現時騰訊是HK\$300, 只要下跌HK\$1, 跌幅是0.33%, 界內證即時由HK\$0.3, 跌至HK\$0.27, 跌幅是10%, 實際桿杆高達30多倍.

好處

  • 與其他衍生工具比較, 投資界內證最大的好處是不會虧光所投入的金錢. 牛熊證、窩輪都可能虧光所投入的錢, 直接沽空期指更可能變成無窮無盡的虧損
  • 界內證最差的情況是拿回HK\$0.25, 而所投入的錢不會超過HK\$1, 因此, 最高的虧損是接近HK\$0.75, 即75%
  • 當然, 虧損有限, 回報也有限. 如果在接近HK\$0.25買入界內證, 到期時股價進入界內, 可以得到HK\$1的收入, 回報近3倍
  • 最多虧75%, 而最高可賺3倍是買界內證的最佳賣點. 當然, 在接近HK\$0.25的水平買入, 而最終收回HK\$1的機會是相當小的, 因當界內證價格跌至HK$0.25元, 股價肯定已經跌出界外一個相當大的距離

界內證較低風險?

  • 界內證最多虧75%的本金再加交易費用, 自然比會虧光全部本金的牛熊證及窩輪好. 不夠, 風險永遠與回報成正比, 界內證最高回報是本金的3倍再扣減交易費, 其槓桿的程度就遠遠比不上牛熊證及窩輪
  • 一般上也很少人持有界內證直到到期日才結算, 而是在買入後不久就賣掉. 如果離開到期日還很遠的話, 界內證的價格很難升至近HK\$1, 因此, 一般人炒作界內證的回報或虧損多是在50%之內. 從任何一隻界內證在發行後至到期日之間的價格走勢中, 很容易發覺到這個情況, 簡單的說, 回報與風險是相對應的
  • 一般的界內證, 從發行到到期日, 時間日子不會太短. 這麼長的日子, 要保持股價長期留在界內是不容易的, 股價不論是出現向上或向下的走勢, 界內證的價格都會下跌, 出現又升又跌的波動市的時候, 界內證的價格也是下跌的
  • 當然, 股價跌了一段日子後回升, 或升了一段日子後回跌, 使到股價又回到上限與下限的中間內時, 界內證的價格會回升, 不過, 有能力捕捉到這種趨勢的人不多, 這些人如果炒牛熊證、窩輪的回報會最好
  • 在大部分時候, 股市是出現連續的上升或下跌, 或者激烈波動, 股市牛皮(股票價格上升或下降幅不大)或突然轉勢所佔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因此, 最終界內證在到期日時價格只剩HK$0.25的機會是不小的
  • 換言之, 守到到期日收到HK\$1的人可能是少數, 多數人只能收回HK\$0.25. 特別是接近到期時, 股價已經偏離上下限一段距離, 而界內證的價格可能是HK\$0.3, 這時候, 可能有不少人認為值得博一博, 他們認為虧了只虧HK\$0.05, 如果博得成收到HK\$1, 回報是2倍以上
  • 另一點要注意, 發行商會公佈, 其開價與界內證當刻價值之間, 有沒有溢價還是有折讓 (溢價(市價高於資產淨值)或折讓(市價低於資產淨值)). 通常發行商預計界內證價格會上升時, 會開出溢價, 預計界內證價格下跌時, 就會開折讓. 所以你要留意界內證的買賣差價, 當你以溢價買下界內證或牛熊證時, 你會發現買價與賣價有一段距離, 如果即賣要蝕差價, 這就是發行商賺你錢的手法